口腔醫(yī)生經(jīng)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:“別人家的寶寶都長牙了,我家的還沒長,是不是因為缺鈣呀?需不需要補鈣?”很多寶爸寶媽認為,寶寶出牙晚就是因為缺鈣,事實真是如此嗎?
如何判定“孩子長牙晚”?
一般來說,寶寶在出生后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,平均2.5歲左右出齊。由于每個寶寶存在個體差異,萌出時間、順序以及出齊時間也有所不同。一般來說,乳牙萌出時間推遲半年內(nèi),恒牙兩年內(nèi)都屬正常。那么,什么情況下可以認定寶寶長牙過晚呢?通常嬰兒出生后1年,萌出第一顆乳牙,均屬正常范圍。如果超過1周歲后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,超過3周歲乳牙尚未全部萌出為乳牙遲萌,此時需查找原因,建議帶寶寶看醫(yī)生進行進一步的檢查。
孩子長牙晚與哪些因素有關?
01
全身疾病因素:全口或多數(shù)乳牙萌出過遲或萌出困難多與全身因素有關,如佝僂病、甲狀腺功能減退以及營養(yǎng)缺乏等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此時往往還會伴有身體其它方面的異常表現(xiàn),而不會僅僅表現(xiàn)為出牙晚;
02
遺傳因素:爸爸媽媽如果有一方存在出牙過晚,寶寶也可能出現(xiàn)類似的情況;
03
孕期因素:由于乳牙的發(fā)育主要是在胎兒時期,乳牙的萌出還受到媽媽孕期時健康狀況的影響,如果孕期媽媽存在營養(yǎng)不良或者某些疾病時,也會對寶寶的長牙造成影響;
04
咀嚼刺激因素:有效的牙齦刺激能夠促進寶寶牙齒的萌出,由于長時間的精細化喂養(yǎng),導致牙齦刺激不足,咀嚼訓練欠佳,寶寶長牙晚;
05
其它因素:多生牙、牙齒固連、營養(yǎng)因素、男女發(fā)育差異等。
因此,出牙晚并不等于缺鈣。
寶爸寶媽可以做些什么呢?
首先,保證寶寶每日足夠的營養(yǎng)攝入。其次,正確的給寶寶添加輔食,增強牙齦咀嚼刺激。再者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寶寶除了長牙晚,同時伴有身體其它方面的異常情況,則建議及時帶寶寶前往醫(yī)院進行全面的檢查,排除全身疾病的因素。想和各位寶爸寶媽們說:“在寶寶長牙的過程中,無需和別的寶寶比較,更不必焦慮。如果確定寶寶一切都很健康,只需要耐心的等待!”